![](/__local/4/13/56/27085C649383846668BCBF6CBB0_D5F3A26A_48F18.jpg)
活动海报
2021年10月11日下午,由清华大学博士后联谊会主办、乐动网页版登录入口,乐动(中国)博士后联谊分会承办的主题为“艺术与科学的融合”第四期博士后紫荆沙龙在美术学院B308会议室举办。乐动网页版登录入口,乐动(中国)院长鲁晓波教授、未来实验室首席科学家郑址洪教授及来自清华大学各院系的40余位人员参与了本次活动。活动由乐动网页版登录入口,乐动(中国)博士后联谊会负责人郭肖汝主持。
![](/__local/8/9E/BE/48E503884060DFBE41251097DEB_EACD0317_2CA17.jpg)
鲁晓波院长致辞
美术学院院长、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主任鲁晓波教授首先致辞,他讲到清华大学110周年校庆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清华第一站美术学院时指出,“美术、艺术、科学、技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鲁院长提出,清华美院一直践行艺术与科学融合、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体系。随后鲁院长从清华美院的历史、艺术史,为大家分析科学一直扮演的重要角色,并讲到当下人工智能在艺术、生活中的实践应用,鼓励支持大家关注艺术与科学融合创新的相关领域,并对此次活动的举办给予了肯定。
活动中,乐动网页版登录入口,乐动(中国)与传播学院刁基诺(清华大学水木学者)、乐动网页版登录入口,乐动(中国)与传播学院石文婷、美术学院未来实验室徐千尧、美术学院未来实验室陈赟冰、化学工程系李泽珩(清华大学水木学者)、美术学院未来实验室路奇等六位博士后分别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围绕“艺术与科学的融合”人工智能在影视产业中的应用与思辨、论科学艺术融合的出发点——从新传X科协“2021科技沙龙”回望艺术创作观念史、基于语义的短视频自动剪辑、基于雷姆期睡眠脑电数据的梦境可视化设计研究、嗅觉感知与界面设计思考、美丽化学-化学与艺术的碰撞等话题做了主题报告。
![undefined undefined](/__local/1/FA/BF/4C7C3C1877C6253B99043EBCFD4_8B4CEE95_157A9C.jpg)
清华大学“水木学者”刁基诺发言
![](/__local/A/FA/53/914F0680D88C312ACCD9FEFD984_2C091EEE_24CFA.jpg)
清华大学博士后石文婷发言
![](/__local/0/D1/C1/C94872C367A6833FB2E0D5941AA_19585585_15F95.jpg)
清华大学博士后徐千尧发言
![](/__local/2/BD/9F/597AA2C446DAB9C05628707BA13_605C97FB_1D491.jpg)
清华大学博士后陈赟冰发言
![](/__local/4/E8/5A/C4E71C0256F3DFBED8FAAADC4E5_E17FACD8_16617.jpg)
清华大学博士后路奇发言
![](/__local/0/A7/E1/7886DE59D5842D783B4F74F3F91_7998C8C9_2191B.jpg)
清华大学水木学者李泽珩发言
主题发言后,六位主讲嘉宾结合各自的研究背景与现场观众开展深入互动,博士后们就针对人工智能在电影产业中的拓展应用、短视频的大数据处理方式、科学与艺术的服务对象、脑电波信号的传输技术、人工嗅觉的灵敏度、锂电池的安全问题及解决对策等展开了交流讨论。活动整体气氛严谨而热烈,不同学科的思想产生新激烈碰撞,为大家提供了一场有深度、有广度、有高度的学术盛宴。
![](/__local/8/F8/6F/86DABC862CCB40C3BDBBF60C701_7B00E437_24CBF.jpg)
主讲嘉宾合影
![](/__local/6/BB/50/842EA6E0ACD7F0D7B12BF36C33C_4C654883_350FC.jpg)
沙龙活动现场
活动结束后,清华大学博士后联谊会理事长闫崇为六位主讲嘉宾人颁发了“紫荆沙龙主讲嘉宾”聘书,并与主讲嘉宾合影留念。
清华大学博士后紫荆沙龙致力于打造一个周期性的跨学科交流平台,活动定期围绕某一热点问题邀请不同领域的优秀博士后开展对话,旨在促进博士后跨学科交流,激发博士后学术创新,展现清华大学优秀博士后风采。
(图、文:博士后 郭肖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