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fined undefined](/__local/F/4F/88/9326CE3F01316B668BF4D3F6569_B56CD826_1E251.jpg)
![](/__local/8/AC/CF/324E9AE4DA066BA647AB10987CD_FE22CEEC_149A8.jpg)
2022年4月19日,“设计智慧 场景创新”高峰论坛在乐动网页版登录入口,乐动(中国)美术馆举办。论坛由乐动网页版登录入口,乐动(中国)党委副书记,清华清尚智慧场景创新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吴琼主持。![图片](/__local/3/58/00/716E266902E4FE68AB558D981FB_9E6A2139_46.gif)
![undefined undefined](/__local/B/75/19/C6691078C3640B25E640939EFAD_B02D375B_DDE9A.jpg)
清华美院党委副书记、清华清尚智慧场景研究院副院长吴琼教授主持论坛
本次论坛围绕“设计智慧”与“场景创新”的主题,以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邀请了十一位科技、艺术、设计、文化整合创新领域的杰出代表,分享前沿学术理念,交流业界探索实践。论坛嘉宾们深入探讨了未来数字世界的设计哲学、设计理念、设计原则,探讨如何构建未来智慧应用场景?如何形成从满足社会需求到进行相应技术研发,再到相关产业健康发展所形成的良好互动?以及如何在人工智能时代,推动艺术与科技的融合,形成具有行业引领意义的创新,定义中国“元宇宙”时代的美学规则。
![图片](/__local/3/58/00/716E266902E4FE68AB558D981FB_9E6A2139_46.gif)
![图片](/__local/3/58/00/716E266902E4FE68AB558D981FB_9E6A2139_46.gif)
![undefined undefined](/__local/B/C5/D9/91446D9593DA0454F5FA5F32A1C_78E05E53_2B632.jpg)
![](/__local/B/6D/B0/8DB83DF187490C54611F52C64EE_041952EF_1FEA0.jpg)
![](/__local/4/01/EC/E4FBDC411599B2C31A993174BAD_475E1BA0_19E3B.jpg)
![](/__local/7/13/A3/FC531B3FBE32D07EF624EB741F4_CDF5F0D9_1AA6E.jpg)
![](/__local/3/7E/95/7DC11760722BEF5E96B82C3F8A3_B35DE533_15C32.jpg)
![](/__local/E/11/D1/30231A2ED14A689532EE6489B74_F45CE724_10493.jpg)
![图片](/__local/3/58/00/716E266902E4FE68AB558D981FB_9E6A2139_46.gif)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名誉院长张钹,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庄惟敏,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原总工程师、教育部高端装备制造委员会副主任庄国京,英特尔研究院副总裁、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宋继强,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建筑师徐全胜,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北京建筑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张杰,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长袁昕,科大讯飞科协副主席、人工智能科技传播中心主任包明明,腾讯用户研究与体验设计部总经理陈妍,华为UCD中心部长赵业,联想集团副总裁、联想研究院个人电脑创新与生态实验室负责人王哲鹏分别发表了主题演讲。
![](/__local/B/1F/49/5C2989F3EF23525F2EBA2421A6B_170609CE_D888.jpg)
张钹
演讲题目:《生成设计与生成艺术-人工智能与设计创新的关系》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名誉院长
人工智能的加入带来数字建筑的新变革,生成式设计带来了“智慧建筑”的创新,通过数据驱动与知识驱动结合,整合艺术家的智慧经验与计算机的计算能力,从而对未来设计创新带来更大的影响。作为艺术家,我们不应害怕人工智能,应当欢迎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不是代替人类,而是帮助人类。
![](/__local/B/C9/7B/3B73625CBC6650DB78BA6FC554E_D9A6D75A_D9B7.jpg)
庄维敏
线上致辞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
通过发生在空间里面的事件,研究人们的行为,将人们的行为和艺术科学融为一个整体,研究它内在的逻辑,并将它表达出来,呈现出一种具有国家特征,体现价值文化载体的创意。智慧场景研究院的成立,为促进学科之间的交流还有人才培养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希望这个平台能够提出本领域的一些标准、规范和导则。
![](/__local/0/08/70/2FEA4DCDAC855251788343C6FF3_073B0C00_14956.jpg)
庄国京
演讲题目:《艺科融合 追求完美》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原总工程师,教育部高端装备制造委员会副主任
艺术拓宽了科学的内涵,而科学又为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源泉。在航天和其它新兴科技领域,都包含有艺术的元素。传统领域加上艺术的创造,就会产生新的影响力和新的成果。期待研究院面向未来发展,面向产学研双向结合发展,注重培养复合型的智慧人才、高端人才。
![](/__local/D/64/E1/A85A4C07F7DE44CC0370E8838E2_D5BA2F85_B34F.jpg)
宋继强
演讲题目:《智能感知计算与场景设计的跨界创新》
英特尔研究院副总裁、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
英特尔关注智能感知计算与场景设计的跨界创新,智能技术跟设计融合的方式。一类就是以场景需求为出发点,对技术做相应的改造和开发;另一种则是将新技术引入前期导入的场景中。通过两个案例为大家介绍面向数字化转型的典型场景。希望未来能够与研究院合作,探讨更多跨界融合与创新的机会。
![](/__local/E/56/02/4DC2DFB91B5BCAFEB8985E30CD5_CF796551_13A99.jpg)
徐全胜
演讲题目:《数建时空——数字科技孪生智慧场景》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建筑师
过去说每一个手机都是智慧终端,现在说每一个建筑都是智慧终端。使数字科技跟建筑发生关联,打造智慧场景,提供数字资产。建筑设计承载着数字化技术,形成了数字化的空间场景。信息化、数字化、智慧给传统行业带来的变革,就是以软件定义实体世界,最终实现智慧场景的创新。
![](/__local/7/5E/89/AE694BB8658658F649469902B31_26099B46_14C93.jpg)
张杰
演讲题目:《场景-记忆:历史、当下、未来》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
“场”就是有一定界定的空间,“景”是有一定调性的呈现。科技的内容要有日常的色彩、要有文化的色彩,从现象学的角度理解场景,以非科技的方式来理解日常生活。在遗产保护和场景营造方面更多地进行一些尝试,给予历史记忆和老建筑新的舒适的环境,把一些有特征性的东西留下来。
![](/__local/C/D4/B1/B5EF8A1AE36CDC4D0E53F851B11_CDAEE742_166BA.jpg)
袁昕
演讲题目:《智慧场景,美好生活》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长
场景是一个交汇点,把科学与艺术,供给与需求,智慧和创新结合起来;场景也是一个任务书,只有在场景驱动下,智慧和创新才能够明确发展方向,找到应有的未来。科技的突变叠加于人文基因传承的时候,才能够使社会不断发展。期待研究院从美好生活出发,设定美好场景,实现发展目标,为中国城乡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__local/5/4E/F0/9C55BB15206372BE228E05CD6FF_F8925402_C303.jpg)
包明明
演讲题目:《技术顶天 场景落地-科大讯飞的人工智能之路》
科大讯飞科协副主席、人工智能科技传播中心主任
科大讯飞在各个领域已经展开了智慧场景的研究,特别在教育领域。移动互联网创造了很多炫酷的新应用,而人工智能将以解决人类的刚需为目的,创设无限的场景。研究院的成立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未来希望凭借讯飞核心的技术以及前期探索的场景,能够跟研究院进行合作和交流,拓展更多的可能性。
![](/__local/F/E4/8D/28171DB4BACBF2E9441819FCEB2_A21C8F87_DEF3.jpg)
陈妍
演讲题目:《社会创新,技术能做什么》
腾讯用户研究与体验设计部总经理
陈妍通过分享志愿深圳、微光行动和青松助手三个实例,表达腾讯技术公益不仅仅是开放与开源,而是希望通过成体系的运作模式与解决方案,以及持续动态的服务来解决社会问题的痛点。同时,腾讯技术公益亦提供专业工具,比如志愿者招募与管理、设计云与用研云等,帮助人们在用技术做好事的效率上有提升。
![](/__local/1/F0/C8/98CFDC4887D1EB03F3A0671FDF3_BD3B5DDE_D0C6.jpg)
赵业
演讲题目:《面向智能世界的体验设计架构》
华为UCD中心部长
华为致力于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面向智能世界的体验设计遇到的机遇和挑战中,设计将有机会重构用户行为,从而产生新的产品形态。倡导设计师基于用户场景进行创新,打破产品边界,用体验驱动来孵化更多的新品。同时,华为的体验设计每年产生海量的设计方案,如何通过智能技术加速设计工程,包括设计方案的推荐和生成,设计界面的自动化评估?也将成为智能化设计的机遇。
![](/__local/D/04/73/C5C9B8CCE7A9687B8385B684209_5EB0D5F5_872E.jpg)
王哲鹏
演讲题目:《联想柔性电子设备技术》
联想集团副总裁、联想研究院个人电脑创新与生态研究室负责人
联想研究院在柔性屏上进行了开创性的技术研发工作,希望通过自己的工作对行业起到推动作用,我们欣慰地看到利用柔性屏幕的产品越来越多。未来我们相信柔性屏技术会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智能汽车、智能电视机、智能音响、冰箱等等都可以采用柔性屏,甚至未来我们的衣服、帽子也都可以装上柔性屏。![图片](/__local/3/58/00/716E266902E4FE68AB558D981FB_9E6A2139_46.gif)
![图片](/__local/3/58/00/716E266902E4FE68AB558D981FB_9E6A2139_46.gif)
与本次论坛相呼应,“艺术+科技:未来叠加态”展览在乐动网页版登录入口,乐动(中国)美术馆举办。
![](/__local/3/98/CA/0FFE296C0CF028A7D04A31E7487_883C7DDE_1472D.jpg)
扫描下方二维码查看论坛直播回放
资料来源:
清华清尚智慧场景创新设计研究院
文:宫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