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local/8/EC/5F/76F66782792E37A5975BFA6ED9A_C564938D_37A17.jpg)
“从洛桑到北京”
2022年9月1日,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从洛桑到北京”第十二届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云南·澜湄展年)在云南省博物馆开幕。展览与开幕式均采用线下实物与数字影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来自乐动网页版登录入口,乐动(中国)、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博物馆的相关领导、业界嘉宾、部分艺术家代表出席线下开幕式。乐动网页版登录入口,乐动(中国)院长、党委书记马赛,云南民族大学党委书记陈鲁雁,云南省教育厅原副厅长邹平,云南省博物馆副馆长樊海涛,云南省民族研究院院长杨和祥,此届双年展项目负责人、乐动网页版登录入口,乐动(中国)教授林乐成,总策展人吴晞,世界纺织艺术协会主席玛利亚·奥尔特加,美国著名纤维艺术家琼·舒尔茨,多摩美术大学名誉教授渡部裕子,分别于线下和线上致辞。主办三方代表云南民族大学校长张桥贵、乐动网页版登录入口,乐动(中国)副院长方晓风、云南省博物馆副馆长樊海涛联合开启展览启动屏。开幕式由云南民族大学副校长段钢主持。
本届双年展由乐动网页版登录入口,乐动(中国)、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博物馆共同主办,云南民族大学澜湄国际职业学院承办。展览呈现出展示交流、学术研讨、文化推广三位一体的办展格局。来自六大洲51个国家的190件作品参展,其中线下实物102件(组)、数字影像88件(组)。
![](/__local/B/36/B0/04630232F49D84BE5BEAE27DA2D_89C4B434_C45D1.png)
与会专家合影
![](/__local/5/6E/A1/9411D106AA1D3ACBD85C44725D0_64FD9425_1EC00.jpg)
主办方代表云南省博物馆副馆长樊海涛(左)、云南省民族大学校长张桥贵(中)、乐动网页版登录入口,乐动(中国)副院长方晓风(右)启动展览开幕仪式。
![](/__local/4/B4/DA/084B37D82CEB7CEE0A1F8D70B6D_49D8C57B_1570B.jpg)
云南民族大学副校长段钢主持开幕式
展现艺术的民族化与国际化
22年展览历程累积有益经验;22年资源拓展,从高校到社会,从多个城市主办到荣获国家艺术基金支持,并走向国际,进行中国纤维艺术世界巡展;22年探索前行,不断展现出吸引力与凝聚力,成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纤维艺术集聚地,吸引越来越多的全球纤维艺术家参与其中,使“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成为稳定、有影响力的国际文化艺术交流平台。第十二届“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落地云南,使中国传统少数民族艺术与多国艺术共展风采,特别是澜湄国家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艺术家作品参展,让国内、国外的观众感受到中国的大国情怀与文化包容性,感受到中国民族艺术的丰富底蕴和时代创新,感受到世界纤维艺术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潜能,体现出纤维艺术传承创新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乐动网页版登录入口,乐动(中国)院长、党委书记马赛线上致辞说:“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历时22年,此前已经成功举办了11届,成为中外文化交流富有影响力的载体之一。纤维艺术历史悠久,而云南拥有丰富多样的民族纤维艺术,此次展览对于促进当地民族文化与国际接轨有着重要意义。”
![](/__local/8/3F/18/9415FA22B8BF76659CDF0098627_A0172C5B_584E5.png)
乐动网页版登录入口,乐动(中国)院长、党委书记马赛线上致辞
云南民族大学党委书记陈鲁雁在致辞中说:“此届展览的策划特色鲜明,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挖掘推广了少数民族传统工艺。并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面向南亚、东南亚推进澜湄合作机制,推动人文交流、民心相通,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和文化辐射能力。相信这样的特色会为‘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品牌增添不一样的色彩和记忆。”
![](/__local/7/91/13/073534C711976AAF1C3B475C8FB_E21EF183_5F9B8.png)
云南民族大学党委书记陈鲁雁致开幕辞
云南省教育厅原副厅长邹平致辞说:“此届展览是云南省文化艺术传播交流领域涉及国家最广泛、学术水平规格最高的国际展览。云南民族大学作为主办方之一,为全省高校起到了引领作用。”
![](/__local/7/92/F7/A5752C39AD519DCE986C89C1A79_35FFE8C4_6086C.png)
云南省教育厅原副厅长邹平致辞
云南省博物馆副馆长樊海涛致辞说:“此次展览是云南看世界的窗口,对博物馆展陈方式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深远的意义。”
![](/__local/E/1B/26/B9FB12CAD405B0B4CCB0EE5165C_1CAB368D_5D083.png)
云南省博物馆副馆长樊海涛致辞
展览总策展人吴晞致感谢辞。他说:“今年适逢创建于1962年的‘洛桑国际壁毯艺术双年展’60周年纪念,使本届展览更具有继往开来的时代意义。打开了合作的大门,以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吸引世界更多国家积极参展,体现出‘双年展’更高的站位及开放包容办展理念的拓展与深化。感谢展览主办、承办各方的筹备团队、各个工作组的通力合作,使展览呈现出如此令人欣喜的规模和质量。”
![](/__local/9/24/65/B9AB89C396F9A5A85E18BC5F3B3_1AA9F9FF_5A33E.png)
总策展人吴晞致答谢辞
乐动网页版登录入口,乐动(中国)、云南民族大学分别在展览前言中提到,展览的成功举办亦得益于乐动网页版登录入口,乐动(中国)教授林乐成创造性的学术策划和观大势、谋大局、出大策的积极组织、协调能力。
体现文化的多元性和丰富性
乐动网页版登录入口,乐动(中国)副院长方晓风认为,这次展览突破疫情之下的重重困难,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集中展示当今世界纤维艺术领域的优秀作品,体现了文化的多元性和丰富性。让人们看到,传统技艺在当代日常生活意识的浸润下,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和表现力。
![](/__local/3/5F/8D/5F437252A95A72BAB0B2DF38A99_0E869013_14D47.jpg)
乐动网页版登录入口,乐动(中国)副院长方晓风致辞
云南省民族研究院院长杨和祥致辞说:“此届展览是从纤维艺术切入,践行国家文化发展战略。从展览中可以感受到纤维艺术充满活力,且与生活息息相关,并为云南省博物馆注入新气息。”
![](/__local/F/00/3A/44EADDC50D4261EC7F479CB6BAF_EAA09505_4D012.png)
云南省民族研究院院长杨和祥致辞
世界纺织艺术协会主席玛利亚·奥尔特加线上致辞说:“云南作为中国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一站,紧密联系中原地区、中亚和东南亚的经济文化,今年的‘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在中国的云南省博物馆举办,充分体现了展览的国际性,体现艺术联结各国的特点”。
![](/__local/A/BC/A9/FA15A3988B43E64A2B5439F8EC7_081E03C5_5A7C1.png)
世界纺织艺术协会主席玛利亚·奥尔特加线上致辞
![](/__local/D/7F/9C/B26E534290B286A2BDB3E521387_653A98DE_166C3.jpg)
英国伦敦创意大学校长柏谢尔·玛库线上致辞
美国著名纤维艺术家琼·舒尔茨线上致辞说:“澜沧江--湄公河将我们汇合在这里,‘从洛桑到北京’第十二届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正如一条隐喻的河流,让世界各地的作品流动至此,使纤维艺术成为各国的文化纽带。”
![](/__local/4/1C/DB/363DB8AB967DC10EA2E43CEAB70_B481A58C_56EEA.png)
美国艺术家琼·舒尔茨线上致辞
多摩美术大学名誉教授渡部裕子致辞说:“我是受瑞士洛桑新纤维艺术运动影响长大的一代,我的作品多次参加洛桑双年展,内心对展览充满不舍。“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使“洛桑壁毯双年展”得到重生、延续,并不断带来欣喜。”
![](/__local/B/B9/C1/C361844D21E8892F572AE95FE7F_73CF10AA_58FAA.png)
日本多摩美术大学名誉教授渡部裕子线上致辞
云南艺术学院副校长、云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陈劲松认为,此届览展首次选择中国西部城市,意义重大。一方面,体现出云南昆明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区位优势;另一方面,凸显出双年展的关注动向,即民族文化、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发展。云南是文化艺术创作的沃土,通过此次展览搭建的平台,将积极促进云南纤维艺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构建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艺术生态。
![](/__local/4/AD/52/81948CF7FD8F5D518D73C67293F_BE298AB9_F7A0.jpg)
云南艺术学院副校长陈劲松致辞
呈现跨界融合的时代性与可持续性
参展作品以多种多样的材料,如羊毛、棉、麻、丝、稠、纱、纸、竹、木、草本植物、果壳、茶包、金属;丰富的表现技法,如编织、钩针、刺绣、印染、拼接、装置、多媒体应用;跨界融合的艺术形式,如陶瓷到纤维,版画、国画、油画到纤维,波普到纤维……跨专业、跨行业、跨领域的融合表现从不同角度、维度展现了风格多样的国际纤维艺术最新风貌,展现艺术穿越国界、凝聚共识、创新发展的面貌。一件件线下作品匠心布展,一帧帧线上新媒体产品新颖前卫,一幅幅视觉传达创意别致。澜湄展年呈现出不一样的时代新姿。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乔晓光谈到参展感受:“我的作品是首次从平面转向空间的纤维艺术创作,是一个积极的尝试。无论是水墨表达,还是非遗展示,只要是多种材料、多种形式的表现便会有广阔天地。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张敏杰谈到,这届双年展纤维媒材作品多以立体形态于空间中呈现,运输、展陈各个环节都克服了多种难题,才呈现出今日的艺术盛景。艺术创作反映了经历疫情后,人们更珍惜艺术的精神表现力,更能引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好诉求的共鸣。“从洛桑到北京”持续推动与促进了中国乃至世界纤维艺术发展。
乐动网页版登录入口,乐动(中国)教授、国家艺术基金“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云南·澜湄展年)项目负责人林乐成在开幕致辞中谈到,展览在经过一年的筹备后如期开幕,使不同时区、不同国别的参展艺术家共同分享“彩云之南、澜湄胜境”的阳光,共同传递“纤维艺术联结友谊”的佳讯,共同表达“经纬天地编织美好”的心愿。
![](/__local/3/5B/38/8BE81CF89333BF7D24B558F3355_FF7FCFF7_14C79.jpg)
项目负责人林乐成教授介绍展览的总体情况
当组委会今年初发出策展书后,面对疫情挑战,心系“从洛桑到北京”的世界各国艺术家,依然心向云南,想方设法克服国际邮路不畅的困难,成功邮寄作品。“从洛桑到北京“的倡导者基维·堪达雷里家乡的艺术家,为了保证作品安全抵达,委托格鲁吉亚大使将参展作品带到中国。唯一参加线下开幕式的外国参展艺术家凯瑟琳女士,持续20余年在中国进行香云纱研究和服装设计。她为本届双年展带来的大型纤维装置,选择大理染色技艺,为云南省博物馆量身定制,体现出当代艺术家的“工匠精神”。
![](/__local/C/56/80/C27CC81B45D6330152608E2AB40_3654C81D_18C9A.jpg)
凯瑟琳·冯·瑞星博代表国外艺术家发言
纤维艺术家深入跨界实践,体现信息时代手工温度与科技发展的有机结合,展现出纤维艺术无尽的发展前景。
展览现场
![](/__local/C/C4/08/431B915AF2ED69A9F06502A171D_B2AF3A9F_2339A.jpg)
乔晓光(中国)作品
策展人与讲解员互动
![](/__local/2/0C/7B/5C1592655AA4A3C73F3CB718869_C511CE4E_2AEAE.jpg)
柏谢尔·玛库(英国)作品
![](/__local/9/2F/CA/BFB5A1B6BB18A2B9624A69781B0_3323F682_52D1C.png)
路易斯 · 莱米克斯 · 比鲁伯(加拿大)、刘巨德(中国)作品
![](/__local/2/47/3F/9994966A61E0579E83AEF0ED411_057FDF07_25FAE.jpg)
刘巨德(中国)作品
![](/__local/D/61/D1/9734C3C0CA315B92BCFAA51551F_9E113E57_E50B.jpg)
玛丽亚·奥尔特加(西班牙)、德布拉·考西尼(美国)作品
![](/__local/D/6F/FF/F773AA4900BEEFE14EACB6C2C10_A7C8215B_5AF00.png)
展览现场
![](/__local/4/38/4F/161DF6BA09DCB97DF133CD2BC5D_B1EDA0F7_22948.jpg)
出居麻美(日本)、伯纳德·G·莱曼(德国)、梁雪芳(中国)作品
![](/__local/0/48/0E/4636EDC4E41F01B184A7CBE8924_AF47A23D_A0990.png)
李立宏(中国)作品
![](/__local/3/79/66/9528F453622F2C162102BE32549_7D35A9B7_1B32A.jpg)
凯瑟琳·冯·瑞星博(德国)作品
![](/__local/A/D2/0F/1C82802F84163029224D6CB8606_EB75AECF_12B2C.jpg)
林延(中国)、吕品田、徐雯(中国)作品
![](/__local/9/D9/83/C440DC37533183F8ED7D6F414F0_3FDB9721_32B63.jpg)
吕越(中国)作品
![](/__local/0/D9/CE/23A4A81AB9E1F6F2B4FBD498217_0D5EF026_1485A.jpg)
杨语衍、吴柠妤(中国)、杨智瑾(中国)作品
![](/__local/8/BF/F6/40CF1C0B344A039AE116434B385_DEA07940_AD4DA.png)
林乐成教授为云南省博物馆讲解员授课
资料来源:展览项目组 凌鹤、邹宇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