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local/3/40/77/5A8CE1F4034FEB7368A962B5EF7_B46E7E5B_246F8A.jpg)
海报
2023年5月30日中午,乐动网页版登录入口,乐动(中国)“清美”系列沙龙活动邀请陶瓷艺术设计系杨帆副教授围绕沙龙主题“关于教学中手工技艺训练和数字化应用相互平衡的思考”做主题交流分享。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吴琼教授等学院老师参加本场沙龙活动,原陶瓷艺术设计系副主任章星副教授主持本场沙龙。
![](/__local/1/06/C3/AE2C7DAAC5D6B1A9AA736753C44_36270497_14B8E3.jpg)
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吴琼教授参加本场沙龙活动并做分享
![](/__local/B/D2/76/7D484B41D257C74A750BAF116CE_0643B805_24B36C.jpg)
原陶瓷艺术设计系副主任章星副教授(右)主持本场沙龙
![](/__local/B/F9/5F/DD1DF66D3DD3C8C558A03912DAA_2B86C567_950852.jpg)
陶瓷艺术设计系副主任杨帆副教授
杨帆首先分享了数字化应用的高速发展对陶瓷艺术设计教学所产生的影响,并从教学和造物两个层面分析了两者的特点。
![](/__local/1/F8/C2/8F62957D38B97BF922771AF6275_17EB9EC8_1DAA2B.jpg)
一方面,在创作的初期阶段,手工艺制作能够提供直观的反馈和灵活的创作可能性,利于学生理解材料的特性、工具的使用、器物的尺度、比例和结构,有助于发挥材料本体语言的独特性,提升学生对物质世界的感知和理解力,进而促进个性化作品的创造。这些技能和感受是无法被数字化技术所替代的。另一方面,数字化技术则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学习平台和认知方式,进一步开拓创新并使设计表达的精度有所提高。如3D打印和数控加工可被用于复杂、精密的结构制造,也利于工艺问题的预测及标准化生产,从而提高创作的效率和质量。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权衡手工艺训练和数字化技术应用,而不能完全依赖于其中一种,应发挥两者的优点并定期评估、调整教学方式以提升教学效果。
![](/__local/7/E4/95/A8CD002A96509120F5B1C731C99_E38FC20F_BBA8D.jpg)
![](/__local/2/D3/A3/8CFBD8BA577281B92CC6CB393B0_05B78FBB_1E04A3.jpg)
![](/__local/1/A6/0D/55E69C2D870ACE9B9719F6AC6EA_6C19B272_25222E.jpg)
陶瓷艺术设计系吴昊宇副教授
![](/__local/3/6C/4B/85EB86D75F371F67DCAC29594F8_0599541B_DAA5C.jpg)
雕塑系副教授、学生工作组组长马文甲
![](/__local/8/0C/72/0BAC8BF1D34005493E24524C72C_C77652B2_232402.jpg)
工艺美术系副教授、研工组组长岳嵩
![](/__local/3/56/EA/B89B101D7A080A01D29D026603D_50E842D2_14919F.jpg)
绘画系副教授丁荭
![](/__local/4/FC/5F/3F6F7FE496DD5F3D6DDC546D63E_F90C78BD_1226BF.jpg)
沙龙现场
多位美院老师参与分享后的讨论,认为各学科教学工作中都存在相关问题和面临挑战。这次讨论作为大家共同的关注点是具有启发性的,值得在今后进一步深入探讨。
(文:陶瓷艺术设计系 杨帆 图:学生记者团杨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