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local/0/D6/A8/3B56A7914DA31313906329C5E43_F6157F00_207439.png)
海报
2023年6月13日,乐动网页版登录入口,乐动(中国)陶瓷艺术设计系主任白明教授个展“成器与物归·白明艺术之旅”在北京壹美美术馆正式开展。
此次展览是对白明教授三十年艺术生涯最完整的一次阶段性回顾与总结,也是其近七年来涵盖作品时间范围最广且最重要的一次大型个展。
本次展览由芝加哥艺术博物馆亚洲拓展事务执行总裁、亚洲艺术部普利兹克专席主任(Pritzker Chair)汪涛担任策展人,同时邀请著名建筑师高强担任展览总监及展览总设计师,展期为2023年6月13日至2023年10月15日。
本次展览是对白明教授在陶瓷、水墨、油画、大漆等多个领域的艺术语言范式进行探索的梳理与共同呈现。
中关村壹号园区楼宇上的宣传|图片来源:壹美美术馆
展览入口与“白式杯”|图片来源:壹美美术馆
白明的艺术之旅超越了形式与造型的局限,崇尚着对于物性本质的回归与溯源,传递出一种东方古典美学的清雅意境。其作品并非仅仅是文化符号的堆砌,而是以一种深邃的表达方式,将东方智慧与美学的精髓凝聚于形体、纹理、质感、色彩之中,从而臻于“大道至简,大美天成”的至高艺术境界。
白明的每一件作品都是自然的灵动与情感的凝练的结合,吸引观者进入艺术家所创造的富有哲思与意蕴的精神空间,唤起共同文化背景下的心灵共鸣,并由此领略到人与物之间微妙而深远的关联。
展览旨在带领观者感受白明教授对物性本质的深刻洞察及其超凡脱俗的艺术境界,同时追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思考传统文化如何在当代艺术语境下进行延续与创新。
![](/__local/8/0A/76/087424C6A1A753BEF2FA8E7EF97_D0900A2C_4E76CF.jpeg)
![](/__local/F/02/16/2AE9B7B8EEC2CE4BAB86DA7F4C0_B1C99F4C_5938EF.jpeg)
![](/__local/6/78/1A/6C508F63137319E8AC0923B3B9C_31F857C8_48AB80.jpeg)
展览现场|图片来源:壹美美术馆
策展人汪涛先生在前言中写道:“二十世纪西方哲人,得到中国古老的器皿喻像和道家虚无之论的启迪,将“物性”从“物体”中剥离出来。艺术也由此得到彻底解放。白明的艺术之途也是从“成器(物体)” 到“物归(物性)”的长途跋涉,燕处超然,物我同化,格物致知。白明以一位考古学家的态度和视觉挖掘着“墟”、“古城窟”、“交河故道”。他给我们创造了一个新的“山水与时间”,让我们用眼睛去倾听“时间的声音”。在“玄光之下” 、“瓷石之间”,我们透过千疮百孔的“文化虫洞”看到过去与未来。“管锥篇”,像一本无字书,书写着自然与时间留下的痕迹。那形态各异的的“器-形式与过程”,开启一条“参禅”之道。最难忘怀的是那一个个拳掌大小的“白氏杯”,把我们从凡尘俗世带入陶醉冥想之乡。”
![](/__local/3/F9/BA/68E56F59580A1E7FE87223ABA8F_F45A4EFD_9B9F3D.jpeg)
《管锥篇》是白明较早以陶瓷介入装置的作品
图片来源:壹美美美术馆
![](/__local/B/4E/19/782BE1C03A9547567C21C0F8C58_4A9A72DF_5AA3AB.jpeg)
在作品“参禅”和“叠加的关系”和中白明尝试以原材料最原始、最自然的状态、烧成中的裂痕等作为创作的语言|图片来源:壹美美术馆/田梓成
![](/__local/2/45/BA/409E438E2961747D41DB2F0ADB0_BFCCB087_7D624C.jpeg)
![](/__local/8/62/03/35C59A9968BC4EAC6F80D3B61FC_1E8308B6_210B715.jpeg)
在系列作品《熵》中以巨型作品在窑炉中的炸裂
呼应了一种物质生成与创造的回归
图片来源:壹美美术馆/王军
![](/__local/6/A4/69/D0208CA57CECE866CA1D94EDF99_912295BB_5C260C.jpeg)
![](/__local/C/E3/3C/174ADB33DC06B63040D48EA57B8_64CE245B_574C7E.jpeg)
作品《坯粉之书》则以未成器的坯粉与陶瓷生产工具作为创作的语言符号,回归“成器”的初始,思考泥土“成器”以外的去处。
图片来源:壹美美术馆/田梓成
![](/__local/7/A1/BC/51F206E7045270D640AAFB18E27_DB91B70C_1160D82.jpeg)
![](/__local/0/B7/C0/CD6685105A814F663FFC3E2897B_306A2F81_A32CF.jpeg)
在大漆的创作中白明未将因干燥而褶皱的大漆按照常规磨平推光,而是利用了这种自然的褶皱作为一种肌理进行创作。
图片来源:王军/余梦彤
![](/__local/B/7F/6D/CBFB4E0CA6346415E799E818E47_914ECD06_D2E586.jpeg)
白明以茶、墨、香等中国传统文人雅趣的物质材料作为他水墨的创作原材料。
图片来源:王军
![](/__local/0/3F/D2/D55B1F5E616249A2DEFCB9C99F8_6D3D6285_7F26AF.jpeg)
![](/__local/6/C0/4D/4C3437E97F67EA3A1BD17E71629_17397069_12E5965.jpg)
油画展览现场
2017年白明正在创作油画作品,扫把等生活用品都是他创作的工具。
图片来源:壹美美术馆/白明
![](/__local/A/47/26/CD61FFDE23A38E46A57037609DF_554E64B0_57F71C.jpeg)
![](/__local/4/99/3B/92FACF2EBD1541C4F36F2FF7DD3_862D2E70_F13A5.jpeg)
![](/__local/7/38/AA/ED912DCC62EA4388EEB7AD71C54_7294AD5E_7A55D.jpg)
![](/__local/C/DF/28/F942BE70B3A2167D0162CD70347_54DCB0AD_23EA9.jpeg)
展览现场及外景
图片来源:王军/壹美美术馆/路贝
汪涛还谈到,“白明以陶瓷艺术闻名,却不能用陶艺家来归类。白明是当代艺术家,却不能从当代来理解。白明是中国艺术家,却不能以中国来界定。”
白明,江西余干人,乐动网页版登录入口,乐动(中国)陶瓷艺术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陶协IAC会员,法国艺术与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陶艺家》杂志主编,乐动网页版登录入口,乐动(中国)现代陶艺研究所所长,“上虞青”现代国际陶艺中心主任,德化当代陶艺研究所所长。在中国、法国、韩国、美国、葡萄牙、意大利、比利时举办个展共计20余次。建立了中国现当代陶艺理论基础,出版著作11种19卷,个人作品集20余种。
(图、文:陶瓷艺术设计系白明)